中国历来注重诗书经史的薪火传承,这就需要老师言教身传,天地君亲师,老师娶个年轻太太,年纪与她相若的学生也得称一声“师母”,足见老师地位不低。执经问义,立雪程门,痴诚学生的故事多了,千载百代以来,他们都可以称自己是幸福的人,因为他们遇上了自己心仪、众人敬仰的好老师。
好老师并不一定是名师,现在名人写自传,往往忆及自己小学时的某位老师,对其感激涕零,甚至说自己有今天都是因为这位老师的影响、鼓励或批评、鞭策。这些寂寂无名的好老师突然有了名,但总的来说只是有名在名人学生的自传里而已。
所谓名师,当然首先必须是好老师,称职,优秀,学问要大。但学问大也未必就是名师,名师之为名师,是因为此人对其他人的影响超过了自己所授业的有限的学生,此人的学问,此人的思想,此人的风范风骨,让千千万万不是门下学生的人默默在心里认其为师,让千千万万不同时代的后人认真和狂热地拜其为师,这种人,才称得上是名师。
在新文化运动发生后的短短二三十年间,一代中国名师便已蔚然成群,星光灿烂。他们意气风发,纵横天下,不仅在无止境的思想空间快意徜徉,学问成就至今仍是巍巍高山,而且在污浊的现实空气里快意奋争,刑天舞干戚,为生民请命,为自由之精神(甚至视之为宗教)而奔走于塔里塔外。
他们中间,有鲁迅。鲁迅以战士、作家和青年良师著称,但他确曾长期担任过学校里的教师,包括中学、师范、大学。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痛感学医只能医一人体肤之病,而要治中国之病、国人精神之病,就非得采取别的方法,即通过为师、作文来教中国人如何做人,如何挺直脊梁,如何顺应先进的文明。他呼吁中国不仅需要师范学堂,也需要“父范学堂”,孩子是中国的未来,他们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应当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呼吁为父为师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痛切地说:“我也曾有如现在的青年一样,向已死和未死的导师们问过应走的路。他们都说:不可向东,或西,或南,或北。但不说应该向东,或西,或南,或北。我终于发见他们心底里的蕴蓄了:不过是一个‘不走’而已。”他奋力地撞击着“铁屋”,更寄望于青年:“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鲁迅以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朔方之雪自况,“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那是孤独地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火焰般的鲁迅,为整个民族招魂,他是整个民族的良师。
蔡元培是另一种类型。进士、翰林出身的蔡元培,张口“爱耐而几”(Energy),闭口算学实利,他有宽容、善良的胸怀,也以一个职业教育家的眼光考虑许多具体的问题,他更是一群名师的首领。
蔡元培提倡美育和健全体魄,也关心一些道德细节的推展。他曾提倡进德会,此会为民初吴稚辉、李石曾、汪精卫等人发起,有不赌、不嫖、不娶妾三条“基本戒”,又有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不饮酒、不食肉、不吸烟五条“选认戒”。不过他更伟大的贡献是以开明进步之精神刷新了北大。
北大为旧北大时,学生中不乏少爷学生,乃至花花学生,教员中也不乏三心二意混日子先生。蔡元培到北大后第一次演讲,即宣布“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蔡校长延请四方俊彦,兼容并包三山五岳各种奇怪人物──只要此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从此北大风气焕然一新,成为一所真正的现代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
“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句话如今听来当真新鲜,不独历史系新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而且预备做官也有了专门的大学(当然,做官需先读大学,这应当说是时代的进步)。大学成了专科学校,古希腊之学园和蔡元培所说的“以研究学术为天职”的大学,在“大学”遍地之今日,成了缥缈无迹的乌托邦。
主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胡适,也是一种类型。
“明知寡不敌众”,却仍要“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言市场经济、计划生育的马寅初先生,也是一种类型。马先生是一位专家型的名师,虽以专业闻名,但更以心忧社稷犯难不悔为千千万万的学者教师树立了榜样。解放后的北大,他大概要算最有名的一位校长了,王瑶先生曾设想该有这么一本书,书名叫《从历代北大校长看现代中国思潮》。从孙家鼐、严复、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到马寅初,大致是值得去“看”一“看”的,后来的就不大清楚了。这本书似乎终于没人去写。
温文尔雅、骨子里死倔的梁漱溟是一种类型,他未上过大学,却被蔡元培礼聘为北大讲师,听课者中有冯友兰、朱自清、顾颉刚等聪明学生(后来都成为名师),亦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外界曾风传梁先生曾投考北大不被录取,反被聘为北大教授之事。梁澄清道:北大不曾投考,被聘为教授也是子虚乌有,被聘的职称是讲师。其木讷书生气可见一斑。
在边城蛮地长大的沈从文是一种类型,他以温情小说揭剥酷烈的人生,“翠翠”的清纯秀美使许多年轻人更加善良也更加忧伤。
晏阳初先生也是一种类型。他自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应征到一次大战中的法国战场办理中国劳工福利工作,发现华工思家心切,却有不能写寄或阅读家信之痛苦,即自选简易汉字1000余教授华工,不久又自编《华工周报》传布新知。这位和流着“臭汗”的华工混在一起的留美学生,所教授的不过是几个简易的汉字,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名师,在中国平民教育实验运动中,晏先生与陶行之齐名。
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先生似乎可并入鲁迅那种类型,但他的愤怒是厚朴书生在忍无可忍中爆发出来的。闻先生的忠实学生、暨南大学的杨天堂先生说,闻先生在去世前几年仍“沉潜于古籍研究,尚未发出狮吼”。在杨天堂心目中,闻先生不仅是“红烛”( 闻一多有诗集《红烛》传世,今人又以红烛喻师),更是“狮子”,是黑暗的现实终于使他变成了一头狮子。
名师们在世间的行迹各具特色,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朝着人类精神和知识的天空发出了“狮子吼”,这些吼声引导着那些声音比较小乃至悄无声息的漫漫人群,走向“宽阔光明的地方”。
- 徐小平:被踢出新东方后,我投1500万给个业余画手,如今后悔不已3/27/2022
- 深夜突发!恒大不卖了:刚宣布终止200亿交易!更有偿债大消息来了10/21/2021
- 上海银行一支行服务态度很差,遭到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以“凡尔赛”式投诉10/16/2021
- “1500万年薪忽悠了许家印”?任泽平:曾谏言降负债、反对多元化10/10/2021
- 买理财买成房东!恒大财富紧急启动实物兑付 住宅按7.2折算9/19/2021
- 坑惨了!国有大行员工诈骗41名亲友3300万 炒股巨亏1400万6/27/2021
- 海运价格持续狂攀,天花板在哪?已对出口形成阻碍,影响有多大?6/20/2021
- 中国炒股第一散户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杨怀定因并发症入院抢救,6月13日凌晨去世。“他生前说,自己已经轰轰烈烈活得很精彩了,离开时不想打扰大家。6/14/2021
- 白玉兰奖:热依扎成最大意难平,获奖女主女配均遭质疑6/10/2021
- 去美元6/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