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伟全程用英语为青年汉学家们对主题内容进行讲解并与他们进行思想的碰撞

5月15日上午,第二文科楼的428会议室气氛活跃,一群肤色各异的年轻人围坐在一起,与教授展开热烈讨论。这是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庄礼伟为青年汉学家研修班“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小组召开的分组讲座。此次讲座以“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政治转型”为主题,庄礼伟全程用英语为青年汉学家们对主题内容进行讲解并与他们进行思想的碰撞。

(讲座现场)

庄礼伟从历史的维度,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政治转型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首先,他向汉学家们展示了古代中国在春秋时期、秦朝、唐朝、元朝、清朝等时期的地图,向汉学家们解释了中国自古以来领土的变化。其次,庄礼伟还介绍了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打开国门后经历的战争与动荡,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如在清朝末年,广州已经成为与对外交流和交易的通商口岸等等。

另外,庄礼伟还从多方位多角度介绍了中国从近代以来的衰落和兴起。他用生动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对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社会变迁和政治形态的变化进行有趣的讲解,同时还在讲解中融入了每个年代的流行文化,让汉学家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每个年代人民百姓生活的独特之处。

在介绍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时,汉学家们被领导人们的漫画版形象和他们业余不为人知的兴趣爱好所吸引。有汉学家说,这和他们平时看到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相比十分新鲜。在庄礼伟的讲解和介绍中,他们也对这些领导人的每个人不同的治国方略、性格特点以及爱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问题、乡村留守儿童现状、教育问题和乡村选举等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令汉学家们陷入思考。

讲座结束后,汉学家们还向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教授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庄礼伟倾听汉学家疑问)

来自韩国的汉学家柳多絮说,她的专业也是政治外交,在偶然的机会下她开始对中国政治产生兴趣。她说,在得知这个课程讲座之后就十分期待,以前只能在韩国学习中国的政治,这次能在中国听中国的学家讲解中国的政治,她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受益匪浅。

来自贝宁的恰比则说,自己虽然是国际关系专业,但之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非洲,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政治与国际关系很多有不了解的地方,听了这次讲座后,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有机会想要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和国际关系进行研究。

讲座结束后,庄礼伟也以“Discussion:sense of victimhood in theChinese subconscious”为题目,给汉学家们留了“作业”,并期待他们在本次青年汉学家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暨南大学新闻社 苏佳霖)

我想咨询一下

我想咨询一下?

上级主管 | 合作伙伴 | 隐私政策 | 适应法律 | 授权担保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2019 吾家知吾思综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