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作为初唐四杰才情不俗,为何仕途上却不顺,主要是性格有缺陷

历史上名人名士有不少,有才的多不胜举,尤其是在文化高度发达的隋唐时代,更是涌现出不少的文人雅士。

初唐时期有四位杰出的文学家,那就是王杨卢骆。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超出同期其他人许多,所以这四人被称为初唐四杰。

在这四人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王勃了,这位英年才俊还没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就因落水惊悸而亡,着实令人唏嘘。

王勃自小就极为聪颖,六岁就能写出好文章,也是神童级别的人物。十六岁便在科试及第,还未及冠便做了官,可以说是少年有成。

王勃极有才学,他的文章连唐高宗都连连称奇。然而这位堪称奇才的王勃,却在仕途上走的磕磕绊绊,这又是为什么呢?

细看历史,本来少年成名的王勃却没能在仕途上一路高升,反而接连被贬,从这两件事中,其实能看出王勃其实还是有性格上的弱点的。

起初被贬是因为其一时兴起所作的文章。当时沛王和英王两人闲来无事,便斗鸡以作消遣。这时,作为沛王的小跟班,王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写了一篇文章,讨伐英王的斗鸡,为沛王打气助威。

然而没想到,这篇文章却落入了唐高宗手中,高宗一看,顿时就怒了。皇帝觉得两个王爷斗鸡本就不务正业,王勃不加劝阻不说,还写文章嘲讽一方,这不是在搞事情么?

大概是唐高宗想起了祖辈兄弟相残的历史,由此再一推想,自然对王勃这种带有挑拨离间的行为极为愤怒,一怒之下便将这个曾经还夸的不行的王勃逐出了长安。

其实回过头想想,王勃被贬其实也不怨,自古伴君如伴虎,为臣者,在对待高位者,一定要摆清楚自己的地位,有些事不是能随性而做的。

这次事件,大抵王勃也没想那么深,觉得自己年少成才,又被皇帝和王爷赏识,便有些得意忘形。殊不知做官不如做学问,其中的水可是很深的。

之后,被罢官的王勃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在军中谋了一个参军之职。但是不知为何,他为官之时,偷藏了一个犯罪的官奴,而后又怕走漏风声又给杀了。

谋杀官奴这件事差点让他丢了性命,要不是正好遇到大赦,可能人头当真要落地的。但是即便没死,他的仕途却也是彻底的完了。

后来有心人对这次事件进行了推测,因为事出蹊跷,整件事都有些矛盾。于是在之后的史书中记载,这次事件可能是被人设计或是诬陷的。

但不论是什么原因,王勃恃才傲物才是被同僚嫉妒陷害的主因,由此可见,王勃虽然才情颇高,但是在性格上确实有很大的缺陷,这让他虽入仕途,却再难进一步了。

我想咨询一下

我想咨询一下?

上级主管 | 合作伙伴 | 隐私政策 | 适应法律 | 授权担保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2019 吾家知吾思综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