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平原,是家族里的“独苗苗”,对此,他曾调侃说:“我生下来时,全族男孩就我一个,成了‘稀有金属’”。季羡林一生低调质朴、平易近人,有很多朋友。在这些朋友眼中的他,风趣、随和、豁达、幽默,甚至带有几分童趣。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与世长辞,享年98岁。
笑对人生
季羡林在北大是闻名遐迩的着名教授,在全国是誉满天下的学术大师。可是在一般人眼里,他却远远“配不上”这些头衔。他衣着平常,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走在人群中,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说话平常,总面带笑容;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总之,他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子。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季羡林以平常之心,笑对人生。他曾幽默地说:“如果在往八宝山去的路上按年龄顺序排一个队的话,我绝不在前几名。我曾说过,我绝不会在这个队伍中抢先加塞,我决心鱼贯而前,轮到我的时候,我说不定还会溜号躲开。从后面挤进比我年轻的队伍中。”在三年前的一次专访中,他还乐观地宣称:“我现在的身体很好。我要活到150岁!”然而,季羡林终于还是没有在往八宝山的路上“溜号躲开”,并最终跌倒在100岁的门槛前。
幽默做“广告”
说到幽默,二十世纪以来,名头最响的,为林语堂。而季羡林首创把英文Humor译为幽默,公开把幽默纳入理论和实践。
季羡林的幽默风格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路数。他曾经写过一篇《送礼》,叙述他们老家传统,一盒点心,甲送给乙,乙送给丙,转来转去,又能奇迹般回到甲手中。便下笔道:“我虽然不赞成这样送礼,但觉得方法还算不坏。一手收进来,再一手拿出去,意思表示了,又不用花钱。不过这样还是麻烦,不如用木头刻成鸡鱼肉肘,绝对不会有人来用手敲一敲这木头鱼肉的。这样一来,目的达到了,礼物却不霉坏,岂不一举两得?在我们这喜欢把最不重要的事情复杂化的礼仪之邦,我这发明一定有许多人欢迎,我准备立刻去注册专利。”谐而不谑,谬而成趣。晚年他还调侃自己的作品,笑称自己在做“广告”:“读者朋友们!读一读我的《季羡林文集》吧!文章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妙笔生花,誉满全球。”
摘去三项桂冠
对于自己一生的学识,季羡林一向都非常谦虚谨慎,自我评价十分低调。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不要提什么‘国学大师’,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
2007年年初,季羡林做出一项“惊人之举”:辞去罩在自己头上的三项光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不无幽默地说:“三项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说到“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说到“泰斗”,季羡林说:“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说到“国宝”,季羡林说:“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三项诱人的桂冠就这样被季羡林“轻易”地自己给自己摘去了。
北大“老师傅”
季羡林任北大副校长时,一次新学期开学,有一名新生带了不少行李走进北大校园,他想先去办入学手续,因行李太多在北大“未名湖”旁犯愁。正好季羡林从这里路过,他看季羡林穿着朴素,还戴着北大的红校徽,断定这个人是学校的老校工,于是向季羡林求援:“大爷,帮我看会儿行李,我去办手续!”季羡林欣然应允,摆摆手说:“你赶紧去吧,行李我帮你守着。”那小青年就跑走了。结果,季羡林站在太阳底下恪尽职守地等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新生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对季羡林说:“谢谢您,大爷!”说完,背起行李消失在校园深处。
第二天举行开学典礼。当季校长上台讲话时,那个让季羡林看行李的愣小伙儿眼前一亮:给我看了一个多钟头行李的老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季老先生!他后悔不迭。
这个小故事有点像电视小品,然而其情其景是生动而真实的。《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曾当面向季羡林核实此事。季羡林幽默地回答:“有这么档子事!但关于其中的称谓得更正一下。那个学生当时不是称我‘大爷’,而是‘老师傅’!”
有那么夸张啊
季羡林为人豁达大度,对伤害他的人从来都保持着宽容。季羡林在解放初期花了5元买下苏东坡的《御书颂》,这笔钱在当时已属巨款。几年前,季羡林忽然想看看这幅字。这么重要的一件藏品,工作人员居然遍觅不着,只能告诉他:“看来找不到了。”季羡林淡然一笑:“身外之物,找不到就算了。”过了一段时间,季羡林家里的保姆打扫卫生,竟然发现他的书桌案板底下有人用胶带粘了一大卷东西,打开一看,正是这幅《御书颂》!一位助手赶紧向季羡林解释,因为怕丢了找不着,这才将它粘在底下。对这么明显拙劣的谎言,季羡林一笑了之,只是风趣地说了一句:“有那么夸张啊?”
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透露,季羡林先生是个大收藏家。然而,与作为一位大学者的
- 徐小平:被踢出新东方后,我投1500万给个业余画手,如今后悔不已3/27/2022
- 深夜突发!恒大不卖了:刚宣布终止200亿交易!更有偿债大消息来了10/21/2021
- 上海银行一支行服务态度很差,遭到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以“凡尔赛”式投诉10/16/2021
- “1500万年薪忽悠了许家印”?任泽平:曾谏言降负债、反对多元化10/10/2021
- 买理财买成房东!恒大财富紧急启动实物兑付 住宅按7.2折算9/19/2021
- 坑惨了!国有大行员工诈骗41名亲友3300万 炒股巨亏1400万6/27/2021
- 海运价格持续狂攀,天花板在哪?已对出口形成阻碍,影响有多大?6/20/2021
- 中国炒股第一散户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杨怀定因并发症入院抢救,6月13日凌晨去世。“他生前说,自己已经轰轰烈烈活得很精彩了,离开时不想打扰大家。6/14/2021
- 白玉兰奖:热依扎成最大意难平,获奖女主女配均遭质疑6/10/2021
- 去美元6/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