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十年,刘邦亲自带兵前往讨伐陈稀,吕雉与萧何则在后方设计处死了韩信。韩信临死前,感叹说:“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蒯通又叫蒯彻,范阳县人,曾担任过韩信的谋士。那么,韩信临死时所说的“悔不用蒯通之言”到底是指什么呢?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平定了齐国,刘邦派张良前往齐国封韩信为齐王,以拉拢韩信;与此同时,项羽也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和他联合,平分天下。
当时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显,韩信是一支对天下走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若与刘邦联合,则项羽灭亡;他若与项羽联合,则刘邦被淘汰;抑或韩信自立,天下则呈三足鼎立之势。
对此,蒯通心知肚明,于是便想劝韩信背叛刘邦。他说:“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取胜,与楚王联合,楚王就会成功……现在为您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
又说:“听者,事之候也;计者,存亡之机也。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虿之致蠚;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值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无疑臣之计。”
但韩信顾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最终还是否决了蒯通的建议,与刘邦联手打败了项羽,又把刘邦推到了天下共主的位置上去,自己则去当了楚王。而蒯通因游说韩信自立不成,自知无法立足,就假装癫狂去做了巫师。
总之,韩信临死前所谓的“悔不用蒯通之言”,指的就是后悔没有听取蒯通的建议,自立为王。
刘邦平定陈稀后归来,听说韩信已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悯,问吕雉道:“韩信临死前说了些什么?”吕雉于是把韩信临死前所说的话讲了一遍。刘邦这才知道,蒯通竟然曾教唆韩信背叛自己,自然大怒,马上命人把蒯通召来,准备烹死他。
不料,蒯通仅仅对汉高祖刘邦说了一句话,便让刘邦打消了烹杀蒯通的念头。那么,蒯通到底对刘邦说了什么?
蒯通的原话是这样的:“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意思就是说: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简言之,天下纷争之时,各为其主的人多了去,刘邦你能把他们都杀光吗?
刘邦闻之,认为蒯通的话很有道理,胸中怒气顿时全消,当场就赦免了蒯通,不再烹煮他。
班固在《汉书》中说:“蒯通一说,三雄是败,覆郦骄韩,田横颠沛。”充分说明了作为纵横家的蒯通的风采。而蒯通凭借自己的一句话,让自己免于惨遭烹煮之刑,更是巧舌如簧、高明之极,较之他的前辈高人苏秦、张仪也不遑多让,实在令人叹服。
--
楚汉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武臣带领军队平定了一方土地。蒯通为武臣前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他一见到徐公就说:“我暗自叹息你的命不久了,表示为你哀悼。虽然这样说,但是值得高兴的是你会因为而得到活路。”他听后连忙表示惊讶,问道:“为什么要对我表示哀悼?”蒯通答道:“您做县令十多年,你是否杀害了很多人,很多无辜的人,而且对很多人用了残酷的刑罚。他们之所以不敢手刃你,是因为畏惧当时的法。当今天下大乱,秦政不施,那些被害人的家人就要杀死您来报仇雪恨并夺取功名了。这是我为什么要来表示哀悼的原因。
徐公听完又问:“您为什么又祝贺我获得生路呢?”蒯通表示武臣派人来向他询问战事的吉凶,他正打算更的去劝说他。制通说: 我打算见到武信君时说范阳县令本应该整顿军队,守卫城池,奋起作战,但是因为情别而向你投降。如果他向你投降,却被杀死,那么其他的城池就会做抵死反抗,城池变得固若金汤。如果你用黄盖朱轮的车子迎接范阳县令,让他在燕、赵边界驰骋炫耀,那么大家就会互相转告说范阳县令投降而获得富贵,便会争相投降。徐公听后再度拜谢蒯通,并用车马送刺痛。蒯通见到武臣也用同样的话劝说他。武臣采纳,并用一百辆车、两百名骑兵和侯印来迎接徐公。此事传开后,有三十多个城池向武臣投降。
后来,汉将韩信俘虏魏王,攻破赵、代两国,使燕国降服,后又接连平定三国,战功显赫。正当韩信打算攻打齐国的时候,听说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功降了齐国,便想停止进军。他对主公说:“将军你受到高祖的派遣去出兵齐国,现在有诏书说要求您停止进攻吗?郦食其是个儒生,凭借口舌之利就可以劝降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将军您率几万兵马,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做将军的怎么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韩信认为蒯通说得有道理,便攻打了齐国。齐王认为郦食其欺骗自己,便用沸水将他煮死,最后兵败逃走。韩信终于平定了齐国。刘邦委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齐王,以便安抚他。
这时,项羽也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跟他联合。蒯通认为天下的局势取决于韩信,便劝说韩信背叛刘邦,使天下势力三分,互相牵制。韩信思考再三,不愿意背叛刘邦,刺痛不得不装疯卖傻,当起了巫师。刘邦平定天下后,韩信被告发有谋反举动,被皇后吕雉设计处死。临死前,韩信叹息道:“当初有人劝我背叛汉王,我没有听从,现在很后悔。”高祖得知后,下令捉拿了他。刘邦问蒯通为什么要劝韩信造反,蒯通说:“忠诚的狗都会在主人身边叫。那个时候韩信就是我的主人,我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即将灭亡,天下人都争夺帝位,只是有的人能力不足而已。您能将这些人都赶尽杀绝吗?”高祖听后,竟释放了他。
当时,曹参在齐任相国,他对待宾客非常有礼节,请蒯通做宾客。他则对曹参说:“有的家中丈夫去世,仅仅几天,女子就要去别人家。而有的女人情愿在家里守寡。如果让你娶妻,你会选谁呢?” 曹参说:“我会选哪个守寡的。” 蒯通使说:“那么,你选择臣子的时候也要这样想。据我所知有两个贤德的人,还隐居于山林之中,不愿去地方担任小官职,也未曾出来找人求官。希望您派人去以礼相待。”曹参采纳了他的计谋,把这两人都作为自己上宾对待。
蒯通在世时,曾为多位主公出谋献策,还曾将当时游说谋土的权变之术整理成书,为后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是能言善辩却也祸乱他人的人。在他跟随大军的时候,明知道有人已经替高祖劝降了齐国,他还鼓动韩信带大军进攻,陷他人于不义的境地。后来他劝韩信乘机背叛高祖,自成一方霸主。也因此而引火上身,但是靠着自己的口舌没有被杀死。
他先后效力于三位主公,可以说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是他的品行方面的确是有问题。他依靠着能言善辩之才能,而很多次的致他人于不利的境地,让他人因此被人杀死,实在不是大丈夫的所为。晚年时,他不再参与朝堂之上的都争斗,而是专心写书,修身养性,也算是给后世留下了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也让他离纷争更加遥远,最终保住了性命。
- 哈佛大学学生联署“以色列应负全责”,捅大娄子了10/13/2023
- 反向思考,要洞悉一些虚假的身份。有利于找到真实的本质。10/13/2023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6/9/2023
- 2023全国甲卷高考作文|时间·人·技术6/9/2023
- “牵手门”连衣裙为两年前款式,卖家:月销4000+,预售40个工作日内发货6/9/2023
- 林志玲一家三口首同框,儿子巨可爱,婆家娘家人都在中国生活6/9/2023
- 一患者因脑梗去世,医生承认此前未成功植入脑血管支架并隐瞒6/9/2023
- 高考已落幕 人生才起航 请为成为一名大人做好准备6/9/2023
- 202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6/9/2023
- 冯仑被2857万“绊住”,其他5位“小伙伴”怎样了?6/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