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的今天,老舍先生由于遭受文革运动的迫害和羞辱,绝境之下,投太平湖自尽。老舍逝世50周年,谨记、缅怀。
怀念先生,还记得他写过哪些作品吗?
我们最早读到老舍的作品一般是《骆驼祥子》,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被认为老舍经典戏剧的《茶馆》,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如何激动人心,也许是政治意味浓厚,但的确是好作品。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相比起来,似乎被评价次于《茶馆》的《龙须沟》的人设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且充满血肉感。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看老舍的小说,还有那不能忘怀的《月牙儿》,读完掩卷沉思之时,仿佛人物的形象就像月牙儿似的挂在我们的眼前,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的心上,这便是月牙儿这一意象的魅力所在。老舍先生以清新自然的笔墨描写出当时社会深刻黑暗的现实。社会就像月牙儿一样,世世代代,长长久久都是残损、冰冷的形象,而这也是时代的模样。
同样是小说代表作的《我这一辈子》,以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反映了一部时代的大悲剧,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不得不提《断魂枪》,作品透过拳师沙子龙的遭遇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尴尬处境,而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是老舍作品中所一贯关注的。
《猫城记》,作为禁书,揭露了众生相,对国民性格和当时国共的抗日政策都有批评。可惜,49沦陷之后,自我矮化批驳自己,说是他最不满意的一本书。不过就一些读者看来,《猫城记》抵得上三本《四世同堂》、十本《骆驼祥子》、二十本《茶馆》、一万本《龙须沟》......
再说《四世同堂》,以小见大是这本书的独到之处。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后来,读到《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才发现原来老舍先生的一部分本事是在揶揄讽刺上。
1968年,老舍的作品《猫城记》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然当时老舍已不在人世,诺贝尔奖才颁予川端康。
如此大家,竟被那些小小年纪的女学生们拿着皮带抽打,文革将人都变成了非人。
王朔在《我看老舍》一文中写道:老舍,愤而一死,在势必沉沦的深渊前全身而退,保全了自己的人格。就人之所能,他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一次他没再使用他那些聪明把戏,即便在那之前他还干过什么蒙羞之事也都用自己的血洗刷干净了。
作家的命运是沉浮不定的,作品都是活着的时候写的。死亡,无论多么悲壮,也是对写作的打断。除老舍,近现代中国还有其他著名作家诗人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比如海子、三毛、王国维等等。为什么这些创造出好作品的作家诗人们却一个个选择自杀呢?子非鱼,焉知鱼。
近现代中国自杀作家名单
2008年8月1日梅州籍青年诗人吾同树在东莞家里自缢身亡,时年29岁。
2007年10月4日凌晨湖北籍诗人余地,在昆明梁源三区的家中割喉自杀身亡,时年30岁。
2004年11月9日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
2004年5月6日以21岁成为中国作协最年轻成员的作家殷谦在肯德基将毒药和着热巧克力饮料一起吞下,年仅27岁。
2000年3月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昌耀在医院跳楼自杀,时年64岁。
1996年12月12日夜湖北省作协著名作家,以“报告文学之父”著称中国文坛的诗人、作家徐迟在医院跳楼自杀身亡,时年82岁。
1993年10月8日顾城用斧头砍死其妻子后,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时年37岁。
1991年9月24日北京大学诗人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时年24岁。
1991年1月4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用一条丝袜自缢身亡,时年48岁。
1990年10月19日诗人方向服毒自杀,时年38岁,葬于千岛湖畔。
1989年3月26日北大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时年25岁。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自杀,年仅33岁。
1984年11月8日女诗人陈幼京自杀。
1971年1月13日 著名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用煤气自杀。
1968年8月12日著名作家周瘦鹃在苏州周家花园跳井身亡。
1968年8月3日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时年55岁。
1968年著名作家、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跳河。
1968年6月22日诗人远千里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67年电影剧作家海默在地下室陈尸7天被指自杀。
1967年2月著名作家罗广斌跳楼自杀。
1966年9月3号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8月24日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时年67岁。
1966年作家孔厥劳改回京跳陶然亭湖自杀。
1933年12月5日现代诗人朱湘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时年29岁。
1927年6月2日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时年51岁。
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作家陈天华蹈海自杀,时年30岁。
- 哈佛大学学生联署“以色列应负全责”,捅大娄子了10/13/2023
- 反向思考,要洞悉一些虚假的身份。有利于找到真实的本质。10/13/2023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6/9/2023
- 2023全国甲卷高考作文|时间·人·技术6/9/2023
- “牵手门”连衣裙为两年前款式,卖家:月销4000+,预售40个工作日内发货6/9/2023
- 林志玲一家三口首同框,儿子巨可爱,婆家娘家人都在中国生活6/9/2023
- 一患者因脑梗去世,医生承认此前未成功植入脑血管支架并隐瞒6/9/2023
- 高考已落幕 人生才起航 请为成为一名大人做好准备6/9/2023
- 202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6/9/2023
- 冯仑被2857万“绊住”,其他5位“小伙伴”怎样了?6/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