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领军人物丁伯刚

偶尔露笑容的丁伯刚

丁伯刚是老猫先生大学时期的同学。那时十七、八岁的丁伯刚就是中文系的一介默默无闻的穷学生。年长他八岁的猫先生今日依然记得当年他们刚入学时,丁给猫先生看过他写在几个笔记本上的诗歌,大概有好几百首。猫先生虽然当时在心里并不觉写得怎么特别的好,但是深感丁是一个很勤奋,有毅力的人,心无旁骛,孜孜于此。同学三载,几乎没有听过他说过什么话,不知道他成天都在干些什么,一直到毕业。

毕业了,同学各奔东西,哪里来回到哪里去。老猫和另一个同学被留校。几年后,猫先生有一次去修水出差,就约了其他两个也在修水工作的同学去丁所在的修水三中看他。那地方很偏僻,完全是个乡村学校。丁住在一间平房中,一张床,一张桌,一张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床头累的两叠书,一直累到了屋梁上。他们几个就坐在丁的宿舍里随便聊了一会就告辞了,丁也没有挽留吃饭什么的。大概搞文学创作的人,惜时如金,不愿过多的浪费时间在聊天上吧。

从那次之后,猫和丁就再也没见过面了。偶尔同学碰见会聊起他,说丁已是颇有名气的大作家了,早就从修水调到九江报社任编辑了。

这次国庆回永修看老母亲顺便去九江看一位命运多舛的同学,聊天之余,猫先生忽然想起丁伯刚,相约他见个面,同学说这很难,因为他没有手机,平时他也不跟同学联系。猫先生就找在九江报社工作的学生小李子帮忙,小李子也说很难,不过学生知道他老婆的手机,可以试一试。于是当晚在饭店终于见到了这位在九江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丁作家。他还是那个老样子,依旧话不多,只是两鬓有些斑白了。

丁说是刚买了一部手机,还不大会用……是不是有点像出土文物?呵呵,人家是大作家呀,不是常人,可以理解。

(左一是丁伯刚手里拿着刚买的手机)这是猫先生与他的大学同学都是有才之人!

猫先生和他的两个出息学生(右一是小李子)

世间纷繁勿扰之作家丁伯刚

丁伯刚,原籍安徽怀宁,1961年生,1977年初中毕业后随做手艺的父母移民到江西修水县落户,现为中作协会员,九江市作协副主席。在《收获》、《当代》、《钟山》、《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杂志发表或转载过长篇小说《我敢靠谁》,中篇小说《天杀》、《天问》、《宝莲这盏灯》、《有人将归》、《落日低悬》、《两亩地》、《马小康》、《艾朋回家》等。曾获江西省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第二届谷雨文学奖等。

散文集:

《内心的命令》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长篇小说:

我敢靠谁 《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5期

中篇小说:

天杀 《收获》1989年4期

天问  《收获》1991年4期

宝莲这盏灯 《收获》2004年4期

有人将归  《当代》2005年3期

落日低悬 《收获》2005年4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5年9期转载;《小说选刊》2005年10期转载;入选《2005中国最佳中篇小说》(辽宁人民出版社)

路那头 《布老虎中篇小说》2006年春之卷(春风文艺出版社)

唱安魂 《青年文学》2006年6期

两亩地 《收获》2007年1期;入选《2007中国最佳中篇小说》(辽宁人民出版社)

回天上去 《创作》2007年1期

轻声说 《青年文学》2007年6期

每天都是节日 《中国作家》2007年6期

马小康 《收获》2007年4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9期转载

何物入怀 《上海文学》2007年8期

我的亲人知多少 《特区文学》2007年5期

抱我 《上海文学》2009年10期

来客  《长城》2011年1期

艾朋,回家 《收获》2011年2期

天河谣 《钟山》2011年4期

抢劫 《星火》2011年2期

白虎 《特区文学》2013年2期

水上的名字 《星火》2015年4期

短篇小说:

数清秧苗 《青春》1987年6期

寄娘 《星火》1990年7期

酒 《星火》1990年9期

楼上的朋友 《佛山文艺》1996年6期

月季心 《特区文学》2010年2期

长篇散文:

那年的苍穹  《百花洲》2009年2期

山中读杜 《钟山》2016年2期

困居记——我的乡村,我的1978 《良友》第11辑(文汇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丁伯刚与朋友聊文学创作

评论:

略谈作家的才能特点 《萌芽》1987年7期

流浪与漂泊——关于台湾作家三毛的一种描述 《佛山文艺》1995年

陈离家的两只老虎  《星火》2006年12期

读王璞记 《上海文化》2009年2期

书信辑:

往日书——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南方文学》2015年5期

散文:

博尔赫斯的夏天 《江西日报》1996年

漂流的棉弓 《青年文学》1999年1期

年关 《青年文学》1999年1期

初冬小记 《创作评谭》2004年11期

正月初四 《创作评谭》2004年11期

双井道上 《创作评谭》2007年3期

仙人城记 《创作评谭》2007年3期

去水底的村庄 《创作评谭》2007年3期

半边人 《创作评谭》2007年3期

昨夜的书  《创作评谭》2008年5期

四十岁才进状态  《羊城晚报》2008年1月1日

正月里的一个夜晚  《羊城晚报》2008年2月12日

穴居者自述 《百花洲》2009年2期

夜雨 《创作评谭》2012年2期

书事记 《阳光》2012年6期

元月所读  《百花洲》2014年2期

迟到的赴宴者 《创作评谭》2015年1期

往远处往深处 《创作评谭》2015年1期

图片为是作家丁伯刚与同行参加笔会活动 和他的著作

左起活石、中间为叶梅 右一为著名作家姚雪雪

本报讯(记者)3月31日,阳春三月,日暖风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百花洲》杂志社、黄石文联、《芳草小说月刊》《湖北作家》等共同举办了湖北黄石本土作家活石新书首发,为读者呈上《美丽之惑》。

当天上午,在黄石市海观山大酒店,作家活石携新书《美丽之惑》,诚邀八方来客出席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首发式邀请了京津沪、南昌、福州、武汉、厦门等地文学刊物的主编、编辑、作家、评论家参加。黄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金洲主持。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何滔也专程到场祝贺。

活石经过商,当过职员,现供职黄石日报传媒集团。系湖北省、武汉和黄石市作会员。他1989年开始创作诗歌,1992年开始创作小说,1993年第一篇中篇处女作《山的座标》问世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在《芳草》《小说界》《百花洲》《文学界》《天津文学》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

《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知名作家叶梅出席了首发式。她评价,小说集《美丽之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质朴、原生态的创作在“文学离时代渐行渐远”的背景下显得极为宝贵。

“活石作家的可贵之处在于现实主义情结。”首发式座谈会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主任关圣力特别肯定了活石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活石的《宝贝》、《心有无奈》、《为王为寇》等作品,得到了名编名家们的点评和赞赏,“生猛、有力量”,“不避讳阴暗,视野宽阔,题材鲜活”,“解剖商场官场情场,故事内容有料”诸多评价不一而足。

《美丽之惑》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此次首发的《美丽之惑》中、短篇小说集,选用了活石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作品,是一部十分有现实意义的新锐小说。

对于文学,活石在首发式上这样形容:风说你是一片云,飘在我梦里;云说你是一滴雨,落在我心里;雨说你是一条河,蔓延我所有记忆;我说你是一缕春的气息,唤醒我枯燥的日子。

首发当日,《美丽之惑》在我市新华书店、金康书店同步热销。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梁必文、黄石市政协副主席杨晓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姚雪雪等出席了首发式。

我想咨询一下

我想咨询一下?

上级主管 | 合作伙伴 | 隐私政策 | 适应法律 | 授权担保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2019 吾家知吾思综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