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李炜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史(近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等

编者:关注学者的学术,也关注学者的健康状态,值得思考

-------------

汉语语言学杰出学者

主编《现代汉语》

作为学者,李炜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史(近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等,著有《清代琉球官话课本语法研究》。李炜师从现代汉语教学的开拓者之一黄伯荣教授,黄伯荣和廖序东主编的大学《现代汉语》教材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风靡全国,累计发行超过500万册。

2012年,黄伯荣与李炜历时两年多联合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正式出版,2014年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李炜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的现代汉语教材,以培养中文本科专业或语言研究者为主要目标,是中文系、语言系的教材,着重于语言学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现在大学本科着重培养“通才”而非“专才”,现代汉语课不仅要解释汉语,更应进行母语教育。在一些地方还进行了精减“瘦身”。

他对这本书的介绍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引例都是“活生生的”。书中引例大多来自当代书刊报章、广播影视、网络媒体等,具有时代感。例如“我见过无耻的,但没见过你这么无耻的。”“让挥之不去的‘小明’(以往版本中引例常用人名)彻底消失了!例句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全是健康、青春、时尚的句子,有些还带有岭南文化气息。”现场采访的媒体人,直到现在还记得这个“小明”。

有朋友讲述,李炜还在与人合作录制《现代汉语》视频课程。

为人风趣幽默

李炜健谈,能快速讲到重点,还很幽默风趣。“记得在去杭州的绿皮火车硬座车厢里,您一边喝酒一边讲了一整晚的笑话,让我们完全忘记了旅途的劳累。”有朋友回忆说。

有媒体人回忆,李炜接受采访时,往往能快速讲到核心内容,而且从不拖泥带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中山大学中文系高华年教授时,李炜用几句话概括高华年教授,都极为生动传神:“高华年教授是中大毕业于西南联大的最后一个宝贝”,“只要自己听过的声音,他就能记住,并且准确地模仿出来”“在记音发音方面,高先生堪称近代以来中国第一人。”

李炜病逝后,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里转载名为《我们还有这样的中文系》文章,其实这是李炜在2016年春节期间手写给中文系同仁的信,当时他已患病,半年的时间在病床上度过。这封信很长,也能看出他对中文系的深沉的爱。即使写信,也带有他的讲话风格。1986年开始,中山大学中文系在本科一年级推行“百篇作文”。他在信中写道:

  • 2013年在广东省第二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我系的《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一等奖且得分第一,但是当我们代表广东参加在全国教学成果评选时,第一轮就被“枪毙“了。(我很郁闷,特意私下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发现许多参评单位都是那些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学校)后来听说评审的意见是:“中大中文系不懂得创新,拿着一个三十年不变的东西来丢人”,对此我一直郁闷着。直到徐兴无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该院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我说:“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百篇’冲出来和我们PK!”这我才释然了!

“实践证明,30年来我系本科毕业生集体记忆中最为商量的就是‘百篇’,每每谈起,都为受过‘百篇’的煎熬而感到骄傲。”他说。

热爱生活喜欢美食

即使在中山大学,李炜的多才多艺也是有名的,他能歌善舞,校内的很多大型活动他都是主要策划,代表着中大水平。李炜热爱生活,朋友圈上的图文很多聚会和美食。生于兰州,他从不掩饰对于兰州拉面的喜爱,在他的朋友圈里不止提到一次。一位朋友记得,他曾在跟别人打电话时大声喊道“我们做什么事情要给别人留有余地”,性情尽显。

李炜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很多朋友在朋友圈发文纪念。

  • “他充满热情,一起培训时总是幽默风趣;他热爱生活,朋友圈上的图文很多聚会和美食;他直率真诚,来我院对专业做评估时沟通高效”

  • “惊闻李炜老师噩耗,不敢相信心痛不已,世事无常,与您合作的《现代汉语》视频课程录制无法完成了,但情谊永留心间。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 “为人师表之典范”

  • “还记得第一次认识您是在2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您是我的指导老师,不仅一对一辅导,还请我吃饭喝酒,让我头一回感受到大学教授还能对学生这么好”

  • “相信从今天开始,天堂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欢声笑语,不过,我们真的想你……”

我想咨询一下

我想咨询一下?

上级主管 | 合作伙伴 | 隐私政策 | 适应法律 | 授权担保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2019 吾家知吾思综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