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被别人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自卑过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我自卑过。不管是从家庭条件,还是从长相来说,都不是很优越的,我肯定在某一段时期之内,也没有办法特别自信。 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应该怎么去克服自卑。到现在,不可能有人来问我「你自卑吗?」他们只会问「你自卑过吗?」因为我现在整个人跟自卑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 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常见自卑的人很常见,我们周围绝对是自卑的人远远超过自信的人群。这群自卑的人会很敏感,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小挫折,就觉得自己不行,他们可能会纠结于一个别人不耐烦的眼神,就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 总之,细究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我们经常会被这样的小事情,给影响到自信心。我自己经历过这样的时期,所以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特别有心得。 我在这也不会给大家介绍那些特别空的、特别大的道理,主要分享一些从自己的实践当中总结的办法。 首先,你为什么会敏感、自卑、不自信? 超过一半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敏感,哪怕他在朋友的眼中再大条,都觉得自己敏感。 敏感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原因,就是先天原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新生儿用吸管喝水,把水的甜度改变了以后就发现,有些婴儿发现不了甜度被改变了,会跟之前一样照常喝水,但有些婴儿的反应就特别强烈。 过了两年,发现那些对水的甜度变化反应强烈的婴儿,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害羞,更敏感。 后来又有心理学家根据实验,调查了 500 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发现其中 1/4 的婴儿跟大多数婴儿的反应不一样。 一开始,他们把出现不同反应的孩子,起名叫做抑制性儿童,因为跟别的孩子相比它们显得比较谨慎、小心、敏感。后来心理学家又把抑制性改成高反应性,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高敏感性。 这些小孩长大之后,心理学家追踪了他们 11 年的成长,发现他们真的比较内向跟敏感,所以有一些敏感,确实是先天性的。 第二个造成敏感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小都在父母的溺爱跟保护之下,会比较自我,理所当然地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优越感,早晚会受到外界的抨击,会受到残酷社会的碾压。 当被泼了冷水之后,他的自尊心就一下子被打击了,因为过去就好像温室的花朵一样,自尊心被呵护的太好了,然后面对这样打击的时候,可能就会变得比较敏感,变得过多地关注别人的态度跟看法,陷入情绪化的怪圈。 还有一些小孩,明显在小时候可能受到的否定太多,会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形成一个自卑的心理,缺乏正确的引导。 总之,原生家庭可能是你过去成长的最大环境,这个环境有时候也会造成你后来敏感的结果。 第三个原因,是我特别要推荐给大家的,我认为能够科学地解释我身上的那一段敏感时期,这个原因叫做我们成长过程当中,从生理上来讲,必然有一段敏感期。 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经过了一段独一无二的发展时期,里面的变化比较专业,我们在这就不说了,但是这种变化会让我们的青春期变得与众不同。 一方面,我们会更容易受到负面感染;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会渴望探索学习和社交,相比于小孩或者成年人,青春期的我们,情绪记忆跟动机回路会更加敏感。 总之,一句话总结,就是青春期的时候,大脑会发生变化,会让你更加敏感。 这个就可以合理解释很多的现象了,其实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特别敏感的阶段,到后面又会经历脱敏的阶段,从一个什么事都特别在意,到随他们便的一个心态转变,其实可能跟生理上有关系,跟我们的大脑变化有关系。 第四个太敏感不够自信的原因,因为积累的成就感太少。 我说一个特别现实的现象,一个人一旦有钱之后,突然就自信起来了,他穷的时候他能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当他有钱的时候,发现很多事不在意了。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金钱的积累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成就感,而金钱本身又能代表着控制和调度的能力。有钱的人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多,所以当他拥有很强的控制力的时候,就会更自信。 而大多数人积累的成就感太少,现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也太少,自然就会比较自卑,自然就没办法表现出自信的样子。 大家回想看看,自己过去成长的这些年,可能有十多年都是在学校学习,优等生又能有几个,大部分人都是学习不好的,或者由于对自己要求太高,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要求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难积累一个人的成就感,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比较好的话,他起码在学习这个方面,不会特别自卑。 等我们成年之后,来到了社会上,更难去积累一些成就感,我们在过去的人生当中,根本就没有干成功几件事,怎么可能自信。 大部分人都是在挫折当中成长起来的,尤其是我们这种教育氛围,又不鼓励孩子去欣赏自己的挫折,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的很难自信。我觉得这是我们太过于自卑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积累的成就感太少,什么事都没有做成果,自然是比较自卑。 在下面,肯定会给大家介绍到建立自信的方法,但是在这中间,我想跟大家强调几句话,破除大家对于自信,对于敏感的一些过去的固有认知。 请问,敏感是不是一定是坏事情? 不是。 共情能力高的人,他们容易敏感,而共情能力可是一个非常棒的能力。如果你是个敏感的人,你不要急于去否定这种敏感。 其次,敏感非常利于一个人学习,因为敏感的人很擅长收集反馈。如果你现在比较敏感的话,你更容易在提高情商方面,比其他人取得成绩,所以敏感并不一定是个坏事情。 关于自信,我们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差了,所以才不自信的?是不是要比别人都好,才可以自信? 是不是只有把自己的缺点改变了,才能自信?我现在不够漂亮,只要去整形,把自己变漂亮了,我就可以自信了,是不是这样的?以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统统都是不。 所以每当你把自己的自卑归结到某些原因的时候,都要对照这三个问题看一看,不是因为自己太差,才不自信的;不是比别人都好,才能自信;不是只有改变自己的缺点,才能自信。 我们根本不必要改变自己的缺点,我们也不必比所有人都好,也不必非得进步,非得变得强大,才有资格成为一个有自信心的人。 这些认识通通都是错误的,自信跟这些没有关系。 我也有缺点,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差,我并没有比周围的人都好,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自信心。 这是关于自信,我们要给大家破除的第一个误区。 第二个我们要给大家破除的「是不是不自信的人,就没有希望?」并不是。「是不是你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不自信?」并不是。 我们把自信给鼓吹的太过严重了,好像一个人只要不是在人前闪闪发光,只要不是自信的发亮,就不行一样。自信的人好像什么都能做成,其实不是这样的。 人不是因为自信了,就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不够自信,并不代表他做不好很多事情。我们不要把自信看的就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就不行一样,天天为没有自信而焦虑,天天因为羡慕那些自信的人更自卑。 所以这是关于自信,要给大家破除的第二个误区。 再往下,分享一些关于自信的培养方法。
- 哈佛大学学生联署“以色列应负全责”,捅大娄子了10/13/2023
- 反向思考,要洞悉一些虚假的身份。有利于找到真实的本质。10/13/2023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6/9/2023
- 2023全国甲卷高考作文|时间·人·技术6/9/2023
- “牵手门”连衣裙为两年前款式,卖家:月销4000+,预售40个工作日内发货6/9/2023
- 林志玲一家三口首同框,儿子巨可爱,婆家娘家人都在中国生活6/9/2023
- 一患者因脑梗去世,医生承认此前未成功植入脑血管支架并隐瞒6/9/2023
- 高考已落幕 人生才起航 请为成为一名大人做好准备6/9/2023
- 202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6/9/2023
- 冯仑被2857万“绊住”,其他5位“小伙伴”怎样了?6/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