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梁,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得2017年自驾青藏线,在途经五道梁时,天色已晚,就选择夜宿五道梁,结果自己出现严重高反,你能想到的所有症状在自己身上全反应出来了。两个字形容,废人!
五道梁哪来什么救援,高反严重了,就只能紧急撤退。高反了再选择吸氧,用处就不是很大了。(吸了1袋也没啥效果)高原超市,会推荐你多喝热水,吸氧和喝葡萄糖。事实证明还是管点用的,在紧急撤离到格尔木,症状才出现缓解。
当时自己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从烟台走北线进藏,离拉萨真的不远了,就剩800多公里,你可以理解那是多么的不甘心,但是人怎么要强都强不过命,媳妇也出现轻微高反,真的担心接下来唐古拉山口会出人命,最后放弃了,现在想想这个决定是对的。
对于自驾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和滇藏线,我觉得网上人云亦云的太多了,大伙都学会了复制黏贴,我打赌有一半的作者都没去过西藏,都能写出一篇西藏美文。
我走过两次青藏线,今天就跟大家着重聊聊这条线。
大家一定要注意青藏线五道梁这个地方,俗话说“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又被称为“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你们可想而知,这不是开玩笑的,当年同住旅店的,新疆驴友一行3台车全部撤离。旅店一共5台车,紧急撤退4台。(题外话,五道梁的居住条件,很艰苦,超级艰苦)
一般高原反应会在五道梁处非常显现,因海拔和地势,空气不流畅,又因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造成空气中含氧量很低,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通常认为如果能安全度过五道梁,唐古拉山口问题就不大了。
而这一切都是我后来才查到的,自己的旅行从来不做攻略,我属于那种超级自由行,什么都追求第一眼的感觉,当然也因此受过不少罪。
回忆自己当时的状况,跟大家说一下,刚到五道梁自己没有一点感觉,当晚就喝了半瓶啤酒,吃了一大碗羊肉汤,之后回到旅店躺下休息,那种冷谁来住谁知道,7月中旬晚上都冷得很。
本以为早上了,可外面漆黑一片,晚上11点多,噩梦就这样开始了,头晕呕吐胸闷四肢无力,该有的症状都有了,哭爹喊娘,真的不夸张。那一晚怎么过来的,熬这个字分量太轻了,感觉自己不如挨一枪。
等回来看到网上有人说什么没事,小事一桩,太轻松了,吃点药,吸点氧气就ok了,不要想的太可怕,高反都是夸大的。看到后我真想骂人。你没事,请不要拿别人的命开玩笑。
啰嗦的话太多了,关键就是嘱咐大家重视高反,预防高反。如果不够了解自己的高反情况,建议大家川进青出。川藏线,高点快速通过,低点休息,合理安排好。经过1-2周适应,基本也ok,但是氧气预防药物不能没有,毕竟青藏线更容易出现高反。
- 湖南张家界自行车赛一女车手跌落山崖 目击者:非常意外,令人惋惜8/9/2022
- 呼伦贝尔2月15日电 题: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森林里的幸福生活小康梦2/16/2022
- 携带火种为何失温?搜救队长解读哀牢山地质调查员遇难三大疑点11/24/2021
- 四人殒命哀牢山,为何进山时穿着“一次性雨衣”?11/24/2021
- 为了那一片花海,勇往直前——记端午喀拉峻,琼库什台-库尔德宁重装穿越8/5/2021
- 新疆120公里喀拉峻大环徒步穿越纪行!8/4/2021
- 在辽宁庄河市西北26公里,与营口市、鞍山市交界处,有一座海拔1130.7米,号称辽南第一峰的步云山。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怪石嶙峋,气势磅礴。8/4/2021
- 大连冰峪风景区,素有"辽南桂林"之美誉是国家森林公园7/16/2021
- 如若在野外不慎遇到危险,应该借助打电话、放烟火、发信号、吹哨音等方式获取救助,同时利用身上的装备第一时间展开自救。7/12/2021
- “白银马拉松事故”调查报告全文发布 大量细节首次披露6/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