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印度教(印地语:हिन्दू धर्म;英语:Hinduism)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

印度教的命运观

印度教脱胎于婆罗门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由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在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上与佛教基本一致。印度教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人们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故最得人们敬仰;湿婆神不但能毁坏宇宙,同时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在哲学上,印度教是以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梵(宇宙精神)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

印度教认为物质、个人灵魂是存在的,但从真相上看却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不可思议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就是人类的无明,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的真相。人的本我是不死的灵魂,借住在凡人肉体,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个具有神的不朽创造力的永生幽灵,而灵魂则能够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解脱之道就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舍弃名利,放弃执着,出家修习瑜伽禅定,使心寂静,达到“悟空”的境界。由此认识自我,通过冥想实现“梵我如一”。

印度教认为,解脱的道路有三种:一是行为的道路,奉行各种戒律、布施、祭祀、苦行;二是智慧的道路,通过修行、亲证真相;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神的眷顾。婆罗门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东西,如果没有佛教,今天的印度教就不会有现在的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婆罗门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譬如印度教(婆罗门教)过去认为杀羊宰马,甚至杀人做为祭神供养的牺牲品,自己便可以获得幸福,后来由于佛教业力思想的影响,使他们目前以不杀生为第一美德。

总之,印度教认为神主宰人类的命运,且印度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切皆虚幻,那么人生就是虚幻,所谓的命运就更是虚幻了。

以上就是目前世界上的四大宗教的命运观,它们的一致性在于,都认为人的命运人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且程序已设定,人除了服从没有其他的办法。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老犹太谚语说:“人一动脑筋上帝就发笑。”因为智慧的犹太人知道人类的行为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正是通过人类大脑实现对人类命运的安排和控制。这个控制方法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大脑的能力。你一动脑筋,似乎想改变什么,而那正是上帝程序安排你想的。所以,上帝看到你自以为聪明、认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而洋洋得意的样子所以笑了。

我想咨询一下

我想咨询一下?

上级主管 | 合作伙伴 | 隐私政策 | 适应法律 | 授权担保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2019 吾家知吾思综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