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据数据显示,6月1日0-24时,广州市新增7例本土确诊病例。
截至6月2日10:12分,广州市现有确诊41例。
此外,在6月2日凌晨,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确诊人数可能还会增加,但情况已慢慢好转。
5月31日下午,广州市副市长黎明表示:
“此次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
根据目前情况,
病毒的传播轨迹在掌控之中。”
为了集中开展大规模核酸排查,以及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广州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
钟南山院士也建议道:
“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
尽快切断传播链条。”
截至5月31日16时,全市累计接种1313.66万剂次、1011.11万人。
全市共有325.22万人完成了全程免疫。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
“这一波次的本土感染者中,
只要是接种了疫苗,
哪怕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完成两针次的接种,
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个别是轻症。
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异常突出。”
除此之外,此次病毒传播速度已得到遏制。
遏制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
要全面系统切断传播途径,才能彻底消灭病毒。
这场与病毒的赛跑,必须分秒必争。
不得不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广州人平静的生活。
一时间,所有人都无比恐慌……
但好在,慌乱中涌现出很多善意和感动。
一幕幕令人泪目。
这一次,广州依然没有让人失望。
02
“从武汉到广州佛山,我一直在”
5月30日,广州首批援鄂医护再聚广佛战疫。
一年前寒冬,他们在武汉抗疫。
一年后炎夏,他们在广佛的风雨中奔忙。
医护人员吴掌明笑着说:
“还没穿上防护服,
只要带上n95口罩,
我就感觉到了熟悉的气息。
那种在武汉奋斗时的气息和配方。”
一声令下,火速集结,哪里有需要就到哪去。
5月27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仅用1个小时,集结99人,连夜开展核酸排查。
有位护士本来在轮休,当半夜收到通知时,她立马赶往医院集合。
她说:“选择了这个职业,有什么需要就要第一时间出发。”
你可能不认识她,但你一定看过这张照片。
在大雨滂沱的深夜,医护人员前倾着身体,冒雨采样核酸。
她叫李平,来自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5月26日凌晨,接到紧急通知,要到荔湾区大规模采样。
当时,赶往荔湾区时,突然下起大暴雨。
可容不得丝毫犹豫,没有遮挡物品,就地取材挡雨。
医护人员则冒雨坚持工作。
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李平嗓子已经沙哑。
但她说:
“我觉得没什么感觉,
大家都很辛苦。”
大疫当前,医护人员没时间喊累,誓要跑在病毒前面。
5月27日凌晨1:30分,番禺区25名医护人员,紧急支援荔湾区核酸采样。
叶伟杰是其中一员。
早上8点完成支援任务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
“艰巨的任务后,喝一罐来自荔湾的可乐。”
很快,他太太在朋友圈回复道:
“辛苦啦,今日家务可以不用做了。”
有国才有家,穿上白衣,肩上就是责任。
5月25日凌晨3点,暴雨倾盆而下。
医护人员防护服里面是汗水,外面是雨水。
当地居民说:
“他们通宵采样到早上5点,
干脆不回家了,就地休息。
争取恢复体力,继续干!”
5月27日凌晨,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才发现,手腕和手上都留下深深的印痕。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他们身上的担当,只为护所有人周全。
03
“最安心的守护是,我随时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广州警方尽最大努力,全力确保防疫工作井然有序进行。
就算大雨把整个城市颠倒,她仍紧紧拽着警戒线,坚守岗位。
5月28日中午,当日最高温35℃。
海珠区街道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衣衫干了又湿。
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用毛巾擦汗。
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同样战高温、顶风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在社区,物业提供配送服务,把物资运到每一位业主手中。
保障每一位业主的基本生活需求。
志愿者则负责引导居民,登记健康码采集核酸。
他们在小区进行“扫楼式”宣传采集核酸,白天黑夜连轴转。
喉咙喊到嘶哑,仍仔细排查,不落下一个人。
有位准备换班的志愿者笑着说:
“原来湿透了是这种感觉,一忙碌起来真没发觉。”
即使再苦再累,只要有需要,他们依然踊跃报名。
“我是党员,我来!”
“我是党员,下午和业广场报到。”
“我是大学生,我加入志愿服务。”
“只要有需要,我随时到。”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明后天去帮忙,通宵也可以。”
5月28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志愿者招募令。
短短4个小时,就有547名志愿者报名。
“需要跨区的时候随时到,广州加油。”
“花都团员志愿者申请出战。”
“我在东莞,能跨区的时候,我一定到。”
“本来一放学,就从佛山过去了,广州加油。”
据统计,5月21日至5月28日,广州共招募约2520人次志愿者。
志愿服务时数超过9250小时。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一举一动,都让人泪流满面。
04
“他们保护我们,我们守护他们”
本次疫情中,有很多普通人做着不普通的事。
5月27日,广州文化公园收到一份外卖,是饮用纯净水。
署名“林先生”。
外卖单上备注着:“不要打我电话,直接送到中心台给医护人员!”
有市民点了30份冰镇陈皮绿豆沙,送到检测点给工作人员。
备注:“不用打电话给我,直接送……谢谢外卖小哥,辛苦了。”
还有许多单位和企业,给医护人员送来消暑品,支援防疫工作。
给医护人员送奶茶。
送来风扇、冰块等等。
负责搬运冰块的相关负责人说:
“疫情下,
他们保护我们,
我们守护他们。”
好心人张先生自己出资,捐助1000个护目镜、2000个口罩和镜片。
他表示:
“公安医护比我们辛苦很多,我只是作了一点贡献。”
零点时分,还有村民为医护人员送来宵夜。
他们做的事,算不上惊天动魄。
但每一件,我们都不能遗忘。
城市有难,普通人该怎么办?
这一次,广州人民给出了答案。
当荔湾区按下暂停键,全部居民居家隔离。
平日熙熙攘攘的街头,一夜之间空无一人。
每个人,都扛起自己那份责任。
健康平安,就是他们的毕生所求。
5月30日,在广州番禺核酸采样点,当医护人员交班时,现场所有人集体鼓掌。
他们以这种方式向医护人员致谢。
医护人员说:
“突然响起了掌声。
转身一看,
等候区市民默默地鼓起了掌,
大家没人说话,
排队队形也没变,现场很有秩序。”
5月27日,广州一小学的学生全部完成采样后,一起给医护人员比心。
“白衣天使,您辛苦了!”
“感谢您为我们的无私付出!”
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大家都听从命令,配合防疫,一切都井然有序。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座城市。
05
广州还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不仅要做好内部防疫,还要为全国挡病毒。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表示:
“目前每天全国入境人员,
广东占了90%。
全省的隔离点高达300多个,
每天在隔离点被隔离人员有近3万名,
工作人员有近2万名。”
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全世界最忙碌的机场。
大多数入境,都在广州落地和隔离。
整个过程,所有感染风险,都由广州承担。
但它毫无怨言,默默扛下所有。
隔离病毒不隔离人心。
广州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跑得更快,这样才能阻断感染链条。
当战疫结束,广州定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去回馈每一个人。
这座城市的奉献,值得铭记。
广州人的善意和韧性,值得一句夸奖。
感谢有您,每一个默默付出的广州人!
稳住,我们一定能赢!
- “(工商)银行就说,你上访得再多,后来也是到我们银行(处理),别费工夫了。”胡现红气愤地说。10/13/2023
- “牵手门”事件最新进展来了:两位当事人已停职接受调查6/9/2023
- 流量密码 国企领导、小三、美女、身材、情侣装、景区街拍6/9/2023
- 牵手门6/9/2023
- 传上海虹口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钱文雄自尽身亡4/13/2022
- 苏沪交界处白天瞭望台夜里探照灯,360度无死角4/13/2022
- 突然被通知隔离,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呢?这份清单请收好→4/9/2022
- 上海疫情中,一位清华校友的非正常死亡(仅作参考)4/4/2022
- 亲历上海疫情:重新认识“白菜价”3/30/2022
- 立案侦查!“零号病例”带妻儿从上海返乡,引爆当地疫情!专家:病毒传播力超乎想象!3/3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