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有麻烦了,据说是一篇20年前的博士论文。
该论文是否抄袭,涉及专业知识,吃瓜群众,本不该起哄的。让专家判断就行了,再不行,还有组织调查,是黑是白,还是不黑不白,都是可以说得清楚的。
不过,我情愿相信,这就是有人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
我看到一个分析,有没有道理呢?转抄一下。
这个分析是三个观点:
一、所谓的教授黄海南,据说是一个民办学校的护理学院的教师。
二、所谓抄袭的文章是“文献综述”,不是研究成果。这和张医生的博士论文定位根本不同。
三、所谓重合的段落,恰恰是黄海南没有写引文和出处。张文宏医生的论文里是写了引文、出处的。
类似的观点,已有不少。我还看到了另一个帖子。
图片如下:
引用这些观点,只是一种情绪表达。站在科学的角度,未必正确。喷子们尽管来骂好了,无所谓的。
写这篇文章的冲动,是因为看到了许多不太正常的东西。
张文宏医生即使有一百个错、一千个错,他怎么就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他怎么就应该被打倒了呢?我还看到了这样匪夷所思的恶毒文字:
“把张文宏自疫情以来所有公开言论集到一起看,只要不是个傻子或者汉奸,就知道他是个什么货色了。”
自疫情以来,张文宏医生说过什么,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更重要的是,张医生不仅说了什么?他还做了些什么?老百姓的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可偏偏就是有人,借着批判他的“与病毒共存”的观点,还居然搞出一个张医生言论批判,上纲上线,无所不用极。这种文风,这种作派,让人不寒而栗。这架式,不仅仅是要打倒,还咬牙切齿地要“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已不太明白“打倒”这两个字的含义了。遥想当年,有多少人,因为一句话,被打倒,被株连、被迫害、被自杀。我们这一代人,还能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无数惨痛的悲剧。当一个社会,处于集体无意识的冲动之中,那就是无穷无尽的灾难来临之时。那个至暗的年代,大家算算,才过去了多少年啊?一代人?两代人?难道我们都忘了吗?如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而且统统都麻木了,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天大的问题。
大家知道巴金吗?这位伟大的现当代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便郑重提出过一个建议,希望建一个“文革博物馆”。这是他后来毕生的心愿。为什么?他无非是希望,我们下一代人,永远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就意味着我们有可能重复地犯下重复的错误。一个可以忘记耻辱的民族和国家,那才是极其危险的。
一个社会,有左中右、有三六九。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左的东西一统天下,更加可怕。表面上看,左的东西,往往会以无比亢奋和极其正确的姿态呈现出来。其实质的危害,一定会无所顾忌地压抑所有与其不相容的东西,直至诸如打倒或者消灭。我坚信,左的土壤,永远都在的,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环境,它就会顽强地滋长起来。
因此,“打倒张文宏”,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的现象。今天打倒张文宏,明天他们就会打倒任何人。或许,今天打倒的是别人,明天被打倒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可能是下一个被打倒的人时,善良的人们,你们还坐得住吗?
反正,我坐不住。
- “(工商)银行就说,你上访得再多,后来也是到我们银行(处理),别费工夫了。”胡现红气愤地说。10/13/2023
- “牵手门”事件最新进展来了:两位当事人已停职接受调查6/9/2023
- 流量密码 国企领导、小三、美女、身材、情侣装、景区街拍6/9/2023
- 牵手门6/9/2023
- 传上海虹口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钱文雄自尽身亡4/13/2022
- 苏沪交界处白天瞭望台夜里探照灯,360度无死角4/13/2022
- 突然被通知隔离,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呢?这份清单请收好→4/9/2022
- 上海疫情中,一位清华校友的非正常死亡(仅作参考)4/4/2022
- 亲历上海疫情:重新认识“白菜价”3/30/2022
- 立案侦查!“零号病例”带妻儿从上海返乡,引爆当地疫情!专家:病毒传播力超乎想象!3/3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