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7天,孙杨终于等到翻案契机,这次WADA已经自身难保了

按照国际仲裁法庭的相关规定,孙杨必须在30天完成相关上诉工作,目前“孙杨事件”已经过去23天,孙杨只剩下7天的上诉时效期了。在过去的二十几天,孙杨连续遭到“重击”,国内外媒体的舆论批评,甚至外媒还拿2014年兴奋剂事件大做文章,当我们认定孙杨上诉无望时,孙杨终于等来了一个翻案契机。

就在今天,世界权威兴奋剂机构《体育诚信》公开表示,他们认为孙杨是清白的,而且撰文指出了国际反兴奋剂组织WADA在“孙杨事件”中的很多漏洞。

总结世界权威兴奋剂机构《体育诚信》的文章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WADA规则自相矛盾,检测程序不透明;

第二,“孙杨事件”判罚标准模糊,存在避重就轻的地方;

第三,WADA混淆相关情况,有损奥林匹克精神。

首先,WADA规则自相矛盾是指,《国际测试和研究标准》(ISTI)中的相关血样检测要求与《WADA血液样本收集说明》中的规定严重不符,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规则要求。

ISTI中没有说明运动员是否可以对血液检测小组提出质疑,或者说,ISTI没有明确“运动员不遵守血液检测程序”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但是,WADA和CAS则认定运动员不可以对检测小组提出质疑,这就是矛盾所在,ISTI和WADA规则存在矛盾点。

其次,“孙杨事件”的判罚标准很模糊,这一点与此前外媒报道的CAS对孙杨存在“主观臆断”相符。

CAS曾在对孙杨78页仲裁报告中12次点名批评孙杨母亲杨明女士,而且6次提到孙杨在听证会上对规则的态度问题。所以,不少外媒认为CAS对孙杨做出长达8年的处罚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对孙杨有偏见,而这种对“孙杨事件”的主观臆断让判罚标准变得很模糊,不符合仲裁原则。

最后,WADA此前曾表示,所有到访运动员四人住处的相关检测人员,都必须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明,而且必须接受过专业培训。此外,在检测运动员时,必须出具WADA给出的任命命令,以此证明具备检测运动员的资格。

但是,为孙杨检测的三名工作人员不符合这个规定。但是,WADA在事后的官方声明中表示,如果所有检测人员获得这些证明,那么对于检测承包商来说是“繁重的任务”。言外之意,为了避免“繁琐的任务”默许相关检测工作人员无证。

很明显,世界权威兴奋剂机构《体育诚信》认为,WADA没有最起码的责任心,如果为了避免“繁琐的任务”就在证件要求上搪塞过去,那么这已经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

因此,《体育诚信》认为“孙杨事件”并不公平,孙杨对规则无视有错在先,但WADA似乎对于规则更不看重,因为WADA自己就没有完善好规则。

如果孙杨能够在上诉中抓住WADA规则方面的漏洞,那么依然具备上诉成功的可能性。不过,作为泳迷也需要做好败诉的准备,而孙杨自己也需要通过这件事好好反省自己。

我想咨询一下

我想咨询一下?

上级主管 | 合作伙伴 | 隐私政策 | 适应法律 | 授权担保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2019 吾家知吾思综合信息网